轮廓的概念就足够了。
在宇宙万物轮回的最初,那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
在那里,那个最初的时期,一切尚属于绝对的虚空状态。
直到许久许久之后,宏平衡本身,在久远而永恒的空寂之中,出现了第一个自我矛盾状态。
这个矛盾,就是在最初的绝对黑暗虚无之中,宏平衡逐渐自我演化出了自我的定义虚无的定义。
这里引用检测器对宏平衡的第一个矛盾的叙述,如下:
“第一个矛盾
最初存在的是,绝对的无;无,没有维度,没有长短、大小的黑暗。
这时连空间本身都并不存在,但是无本身,却是一种存在,存在着无这个东西。
创造世界的终极,无本身就是一种必存在的态。
总玄宇宙最终极的思考,不认为有一个创造者,一个最终意识,一个意图。
而是确定,一切来源于无的自我矛盾。无的自我矛盾,形成了无数的空间质点,每个空间质点,都可以看无的一个矛盾态。
现在宇宙中有了两个东西,一个是无,一个是无的概念。
这个矛盾是,无说,宇宙中一无所有;
无的概念说,宇宙中存在一个称之为无的事物。
最终的结果是,空间质点的诞生,每一个空间质点,是无自我不断的矛盾。
这是创世的第一个矛盾:
矛是无代表一无所有;
盾是一无所有本身,就是一种状态和概念,这个状态和概念本身,就是无之外的东西,存在。”
由第一矛盾的诞生过程可知,在最初绝对的虚无之后,宏平衡自身逐渐有了虚无本身的定义概念。
这时,是虚无和虚无概念之间共存,进一步来讲,即是:
“绝对的无”和“无本身存在的概念”。
这种共存的结果,导致了宏平衡的第一次矛盾。
“无”和“无的概念”开始冲突,两者需要进一步进行独特性的区分。
于是,“无的概念”为了证明自己和“绝对的无”的不同,在宏平衡的演化下,“无的概念”催生出了“空间质点”这种客观的存在。
到此为止,宏平衡之中,拥有了两种东西:
一种是“绝对的无”,即是绝对的没有和不存在;
一种是“空间质点”,即是无的概念,是一种有和存在。
其实,就我个人的理解。
这种在无自身不存在和存在的矛盾之下,所催生出的“空间质点”,本质是为了区分界定“无”和“有”,“不存在”和“存在”的一个客观界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