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第十六章 薛仁贵上奏

左百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库bquk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偏殿之外,侍立着两排带刀千牛卫。

武媚娘来到殿外时,刚好听到里面传来一道女子的声音。

“多、多谢圣人开恩。”

李治的声音跟着响起:“行了,你去吧,薛卿,派人送她们回去。”

“吱呀”一声,殿门被推开,薛仁贵带着几名妇人走了出来。众人瞧见武媚娘后,都吃了一惊。

“拜见皇后殿下。”薛仁贵拱手行礼。

那几名妇人吓了纷纷跪下行礼。

武媚娘摆手道:“不必多礼,薛将军带她们去吧。”

进入偏殿,李治正坐在殿内椅子上出神。

武媚娘轻手轻脚的来到他身后,伸出一双涂满朱红蔻丹的手,轻轻揉捏着他肩膀。

“大家,你已经审过卢府家眷了吗?”她问。

李治被她捏的很舒服,闭上眼睛,点了点头。

“她们怎么说的?”

李治道:“都老实交代了,说卢博涛是被卢氏南祖房家主逼迫,不得已自杀。”

武媚娘喜道:“此事可以追究到底,定能狠狠打击一番范阳卢氏!”

李治摇头道:“朕已经答应了卢博涛之妻,不追究此事。”

武媚娘愣住了,手上的动作也停了。

李治侧头看了她一眼,道:“你想想,朕若因此惩罚卢氏,卢博涛家眷以后何以在卢家自处?”

武媚娘点点头:“大家考虑周到,卢博涛已死,她们孤儿寡母的也怪可怜。”

李治拍了拍她的手,站起身道:“皇后能如此想,朕很高兴。朕要去上朝了,你且回宫去吧。”

朝会在未时二刻结束。

廊下食之后,李治对卢博涛之事绝口不提,韩瑷等人也不敢再提,仿佛这件事被所有人遗忘。

这场朝会下来,李治坐了大半天,屁股阵阵酸疼,脑袋微微发晕。

他不由担心起来,再这么经常上朝的话,只怕自己真要和唐高宗一样,患上风眩症。

李治又在甘露殿批阅了几分诰书,渐感疲劳,便决定去薰风殿,听郑贵妃弹奏几首曲乐。

结果他刚起身,薛仁贵却走了进来,一脸肃然道:“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李治无可奈何,只好坐了回去。

“有什么事,说吧。”

薛仁贵取出一份公文,道:“这是臣的奏表。”

李治命王伏胜将奏表拿过来,看完之后,表情渐渐凝重。

薛仁贵上表的有三件。

第一,关中许多田地荒废。

第二,长安仓粮食存储不足一成。

第三,长安粮价处于高位,且还在上涨。

这三件事可以归为一件事,都跟粮食有关。

李治抬起头,沉声道:“关中多有田地荒废,你是亲眼所见,还是听别人说的?”

薛仁贵道:“臣是听别人说的,不过臣想,这消息应该不错,自贺鲁叛唐以来,关中已经第二次对突厥用兵了。”

李治愣了一下,很快明白薛仁贵的意思。

唐朝是府兵制,打仗时的军队都是就近召集。

比如这次攻打西突厥,就是下令关中地区的折冲府集结兵力。

折冲府平时只保留三分之一士兵,剿灭盗匪绰绰有余,到了战时,就要下召集令,将隶属折冲府的所有兵丁集结待命。

如此一来,农忙的百姓被召入军队,田地自然荒芜。

集结一支大军,除了战斗的士兵,还需大量后勤兵输送粮食。

这些后勤兵路上也要吃粮食,运送到前线的只剩下一部分,导致粮食消耗惊人。

孙子兵法云: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眼下唐朝国力鼎盛,府库充足,不可能因为一场战争就被拖垮,就算粮食欠收,也能通过粮仓中的粮食,度过危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怪谈小说】《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蔷薇小说网】《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北宋穿越指南》《人渣反派自救系统》《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奥特曼:原来这边是简单模式》《大道朝天》《1978合成系文豪

新书推荐

离人终成相思意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横空出世的娇帝君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穿时空的女将军寻找轮回的你穿越三国:姐妹同心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谬接瑶华枝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姝宠我靠好运壮大家族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诱梦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哇!女总裁是皇帝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我是主母,也是孟婆悍女麴凰驭龙婿折红鸾落在荒年崽崽很闲这个修仙过于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