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三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库bquk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用来算工钱了,按照小刘总监的要求,这八万的预算可能不够,他那边已经买材料了,咱们之前签的合同现在变成三方合同了,所以最后该是多少钱,我就拿多少,会给你一张明确清单的。”
钟岳笑了笑,“你的施工队,那在县里是出了名的,这我还怕你赖账不成就这样,先挂了啊,车来了。”
“恩,那回头再说。”
钟岳挂了电话,坐上了公交车,往文化馆赶去。他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个底数的,之前张邵林送来了八万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块石碑的事情了。
碑是死的,躺在哪里不是躺
文化馆中躺着,虽然是有历史厚重感,但是看久了,也没什么。不懂得书法的人,可能还会以为这是哪家坟头的半块石碑呢。
原本打到账户上一万八,后来又送来了八万,已经是有点古怪了,不过钟岳看过那张协议之后,觉得又没什么出入,也就签下来了,现在张邵林又打过来电话,还是为了这块碑的事,钟岳觉得,不是为了碑,也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欧阳国际。
如果真是他所料想的这样,就不是他们打钟岳的算盘了。
这一次,钟岳准备要反将一军了
第八十四章撤赠为aston–kg护法加更45
文化馆,如今已经向游客开放。
为徽州文化的承载,票价也控制地很低,本地市民可凭市民卡免费参观,至于外地游客,全天票价也才十五,算是穷游的一大特色景点,每日的客流量也是很大。
钟岳在门口展示了一下市民卡后,便进入了文化馆之中。
原本放在最显眼之处的石碑展柜,已经被撤了下来,随之替代的,是一长排的老物件,钟岳走近看去,都是一些宣笔、宣纸以及徽墨的制道具,不由会心一笑。
文化名城,这些随之即将消失的手艺,才是文化馆值得珍藏的,也能让普通民众知道,原来古代造纸、制笔、炼墨,都这样的步骤。这一点,钟岳还是挺满意张邵林这样的做法的。
他不仅是学书法的,同样也是制笔的手艺人,明白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需要出多么艰苦的保护。将这些放在文化馆内,虽然不能真正将这些手艺传承下去,但是至少,能让人知道这些文化。
不至于等再过了几十年,小孩子问起来,妈妈爸爸,这个纸是怎么来的啊,你只能苦笑地说,是从造纸厂来的。
虽然改进得很不错,但是问题来了,他家那块石碑,去哪儿了呢
“你好,我叫钟岳,过来找张馆长。”
一楼巡视的工人员瞅了眼,这么年轻的小伙子,不像是领导干部啊,“你找张馆长有什么事”
“是张馆长让我过来的。”
工人员拿起对讲机,嘀嘀咕咕了两句,“你先等一下。”
过了两分钟,对讲机那头传来信号,“带到三楼办公区。”
那人一愣,立马微笑着说道:“这边请。”
两人穿过一号展厅,从一侧封闭的工专用通道走进去。工人员拿出钥匙,打开了门,“等电梯下来,您直接进去就好,三楼是禁止游客上去的,所以这扇门待会儿会关闭,您若是要出来的时候,请和三楼的工人员说一声,这样我会在这里给您开门。”
电梯的门打开,钟岳微笑道:“好的,谢谢了。”
钟岳走进电梯,里边是没有按钮的,是一部直达电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