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四十九 还是太年轻(第1/2页)

笔趣库【bquku.com】第一时间更新《抢救大明,从安排魏忠贤开始》最新章节。

“哈哈哈~干~”

“干~”

“干~”

主座朱纯臣,接下来是徐希皋和张维贤,依次坐着的是丰城侯李承祚、成山侯陈国柱、安远侯柳祚昌、恭顺侯吴汝荫、宁阳伯陈光裕、安乡伯张世恩、遂安伯陈玮、广宁伯刘嗣爵、阳武侯薛濂、保定伯梁世勋,基本都是靖难之役的功臣。

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堂外的庭院里摆了十多桌,同样是气氛热烈。

“仅一日,粮价翻番,依我看,五倍可期。”

“不可能,今日没人弹劾,明日必有人啰嗦,但是粮食紧缺,两倍保底。”

“是啊,京城八成粮食都在我等手里,说缺粮,那就一定缺粮,低于两倍,绝无出售可能。”

李守锜听着众人议论,只觉得满嘴苦涩,全无发财的喜悦。

别看这群人高谈阔论,但是一百五十余年下来,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姓氏,唯有大堂里的诸人不变。

爵位才是根本啊。

现如今,他就指望着几个进了京营的儿子能把爵位重新挣回来,好重新回到大堂里去。

那里才是富贵的保障。

不得不说,老朱家还是讲信用的,只要不造反不犯罪能生儿子,勋贵真的是与国同休。

就是工资有些低。

当然,大明朝上下的工资普遍低。

工资不够花怎么办?

搞兼职啊。

他们不是五军都督府就是京营任职,手底下大把的精壮汉子可用。

操练?

不存在的。

拉出去包工程。

工程总是有限的,没活了怎么办?

拉出去种田。

地主家把田租给佃户还要分成,雇佣长短工要给工钱饭食,他们全无这样的烦恼。

国家的兵,管吃管住有军饷,零成本。

赚麻了。

田越来越多,粮食越来越多,靠拢过来的大小地主越来越多。

朝廷仓库里的粮食当然是最多的,但是这些粮食各有去处,能够进入市场的也会经过他们的手。

不知不觉,这群人就垄断了京畿地区的粮食市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五胡明月乌衣天下乱世妖娆王少女与枪与异界大汉昌邑王战国修罗传重生明末当皇帝回到明朝当太子大唐国妖大明小官人明风万里大明之帝国再起五代十国一儒生猎明虚拟战线淘宝大明汉室可兴最终反击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非洲帝国异域纵横记异域人生三流书童三国云飞扬娶个毛妹当老婆汉家日月无赖帝师从来没有的帝国宦海风流大国崛起1857重生之朕即国家三国之帝统天下樱花下的血刀三国之蜀汉复兴千年军国明末第一强藩宗明天下晋枭医入白蛇贼三国